富人才享真教育?



「在香港接受教育,是一個愉快的經歷,享受過程之餘,更找到自己的方向,學有所成,中學畢業後躋身世界一級學府。 」我這樣說,大概你會以為我瘋了吧。 在同一個香港,的確有學校做得到。 有一個在港辦學超過50年的教育團體剛公布今年學生的IB成績,暫時共有15位學生取得滿分45分,考獲44分的學生共有24位,而得到40分或以上的學生有233位。按過去的收生要求,英國牛津大學的取錄分數是36分。 雖然成績不是一切,也不是量度成功與失敗的標準,但它卻反映了一些客觀的情況。

學校為學生提供的不是喘不過氣的課程、沒有做不完的功課,老師不用給學生生涯規劃,只在意給學生提供空間、鼓勵和嘗試的機會:揹起背架行山、繪畫跳舞演話劇、跑遍全港、關懷弱勢社群、組隊參加國際比賽... 當你跟學生傾談,你會驚訝他們對自己的了解、對世界的認識、對將來的計劃,他們眼中是充滿熱情和希望,這是囚在本地教育制度下的孩子被徹底奪去的。對生命沒有熱情,對明天失去希望,就是香港教育最可怕的地方。

即使我們不要求孩子將來學有所成,只想他們學得開心、學得認真,特別是港人普遍希望下一代擁有好一點的英語能力,該辦學團體轄下22間學校都一一做到。

可悲的是,為何這樣的教育模式不能在香港普及? 為何這些機會只能夠成為小部份人的福氣? 是因為香港太窮,沒有財力做到? 我不知道。但單看數字,港府2016/2017年度的盈餘為928億港元,財政儲備高達9357億港元。 現時,每年投放在教育的開支有幾百個億,佔整體公共開支約16%,錢除花了在上一任每月看30本書的局長外,到底花了在哪裡呢?

我們又常聽見有教育官員組織訪問團到外國取經,單是日理萬機的局長5年內已有60次外遊的記錄,究竟考察後得出甚麼良方? 我們沒有知悉任何教育考察報告,只聽過什麼「紅葉好靚,放題好正,任食」的訓勉。面對不斷殺人的教育生態又有甚麼對策? 就是缺乏生涯規劃麼?

筆者不認為入讀國際學校才是出路,畢竟,國際學校不應是主流教育供應者。 筆者質疑的是,為何只有富人才可享受國際學校式的教育? 是港府看不到自己的不足,還是看不見別人的優點?

作為國際大都會,香港也有不少優秀的國際學校,他們與港府在同一個城市辦學,處於同一個大環境(Macro-environment),為同一個時代的學生裝備,為何就近的不去了解、不去學習,偏要走到無論社會、文化、生活、環境、經濟、歷史、氣候、政治等等都與香港不同的地方去「取經」呢? 香港的教育已經使學生、教師、家長、僱主都同聲一哭,因為大家都看不見希望。 當然,大家仍可對在港的國際學校作出不同方面的挑戰或批評,但是,她們在這塊地土上的成功經驗,絕對是值得學習、研究、參考的楷模。

作為一個香港人,一個相信教育的父親,筆者盼望,我城每年數以億計的教育經費可以用得其所,學校可以回歸教育,使教育可以回復正常,為下一代帶來希望。


撰文/ 歐偉民博士 (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