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的,我們都改變不了甚麼


 
早前有一項關於香港基督徒的信仰調查,發現有穩定參與崇拜聚會的基督徒,只佔本港人口不足5%,少於400,000人,比起貧窮人口更低。有將要移民的牧者說,即使教會給你們再多奉獻,你們也改變不了甚麼。 是的,活在一個超過149萬貧窮人的城市,我們能做的實在有限,明白自己沒有能力改變貧窮人的處境,這也從來都不是我們的目的,然而,作為基督的身體,卻仍希望藉著我們的服侍,可以為教會、為信徒的生命帶來一點更新、一點改變。 貧窮關懷,所靠的不是福音機構、不是神學知識、更不是經濟資源,而是一群願意關愛鄰舍的人。 徒有資源與知識,卻對人沒有愛,貧富懸殊的情況只會不斷惡化,社會如是,教會更如是。 但假若這個城市的信徒都願意關懷、幫助他們所遇見在困乏中的鄰舍,即使福音機構不再存在,基層的一群仍可以活得有力、活出尊嚴、活出盼望,甚至可以被轉化成為幫助其他人的生命!
 
因為限聚令、因為疫情,教會都擔心網絡崇拜效果不好,出席聚會人數比疫症前的5%還要低。 今天,教會要更新的不是網絡系統,而是教會與鄰舍的關係;教會要思念的不是崇拜聚會參與的數字,而是教會所在的地區貧窮家庭的數字。 上主把教會放在這個城市,與149萬貧窮人互為鄰舍,豈能只關心每星期的網絡崇拜是否順暢? 參加崇拜的人數是否與上主日相約? 對於愛主的人,貧窮關懷,不是工作,而是事奉。 保羅在羅馬書勸勉我們:「所以弟兄們,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,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;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。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(12:1-2) 這裡保羅所說的「事奉」,原文是λατρείαν,是「敬拜」的意思。 敬拜不限於主日,說到底,是我們每天信仰生命的流露。
 
想起之前的一次出外探訪,其中要關心的一位獨居伯伯,轉介的社工說伯伯性格乖僻,不多說話,沒有朋友。 那天很冷,伯伯對我們更冷,15分鐘的關心與慰問,他都沒有半句回應,惟有在離開前為他禱告,願主親自溫暖他的心。 沒想到禱告後,伯伯忽然說:「我一世人從來沒有祈禱,也沒有人為我祈禱… 但剛才你祈禱時… 我想起了我的弟弟。」他揉揉眼眶,續道:「他之前與我同住,去年突然死了,我沒有為他哭… 但剛才,祈禱時,我不知為何忽然想起了他,我就禁不住流下眼淚… 我感到好…. 好安慰… 我終於可以為我的弟弟哭…。」是的,我們能力有限,不能改變甚麼,但主愛無限,能暖化冰冷的心靈。 教會是甚麼?敬拜是甚麼? 與149萬貧窮人互為鄰舍的當下,我們作為跟從主的人,又當作甚麼?
 
聚會人數,在主來看,也許實在不算得甚麼。
 
撰文/ 歐偉民博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