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馬內利的服侍



七月,夏日炎炎,走進工福,體驗為期半個月的實習生涯。

觀察的每個畫面,至今仍難忘記:空間的壓逼感、暗黃的燈光、公園瑟縮的影子。猶記得那天晚上,隨著工福同工帶領,和其他同學一同前往探望露宿者,在燈光昏暗的公園裡,有幾位露宿者坐着,身旁有一堆膠袋、幾個水桶、一個大袋、一雙殘破的鞋和掠著一件衣服,相信這些就是他們的家當。與他們閒聊幾句,送上一些食物和關心,了解他們生活的狀況,心裡想着還可以為他們提供甚麼幫助呢?之後,經過另一個公園,看見那裡坐滿露宿者,各人坐姿形態不一:有張開雨傘彎腰睡著、也有呆坐著的,各人背後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。走近其中一位露宿者與他攀談,蹲下與他平視,聽他訴說自己年少時經歷的歲月,傾談中,從他身上傳來陣陣餿味;在日常生活中,一般人往往很難接受這種體味,可笑的是,某些香水味道亦未必人人受落。日與夜的景象簡直天壤之別,平日喧鬧的城市,到了夜間竟成了露宿者的棲身處所。此刻,可憐、無奈、同情的心情不禁在心中躍動,可是,他們需要的是別人的可憐和同情嗎?不,他們不應該被標籤、遭看貶,不應該俯就卑微接受別人的憐憫;反之,他們期望有身邊人「同在」。

作為服侍者,擁有正確的心態十分重要。實習過程中我不斷反思:第一,我不是金主。有些露宿者每日為三餐擔憂、有的負擔不起昂貴租金、有的是風餐露宿,煩惱的問題總離不開金錢。面對他們這些境況,曾想略盡綿力拿出金錢給予幫助,然而,想深一層,面對的需要者眾,可以幫助的能力實在有限;更體會到這種幫助只屬短暫性,明白關懷貧窮需要的是須了解社區資源,向他們提供資訊,藉此幫助他們舒緩困境。

第二,我並非救世主。過往對關懷貧窮弱勢的認知,著眼點只在考量怎樣幫助他們解決問題,可是,關懷的心態不該只是如此,每個對象都面對不同的困難和處境。在一次探訪中,受訪對象分享家中的困境,夫婦因工作甚少溝通、又要面對教育子女的困難,種種問題都並非一時三刻可以解決,不應高估自己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解決任何事情,他們的分享並非期望得著協助解決困難,而是需要我們「聆聽」。

第三,我是聆聽者。透過實習,體會聆聽比說話更有力量,關懷最重要的不是給予多少安慰,而是營造一個屬於他們的空間;透過他們分享生命的故事,讓我更了解他們的情況,而非索取一些我們想知的事情。記得曾經探訪一位婆婆,她一直高興地述說自己的往事,探訪將近尾聲,她再次感謝我們的來訪。其實探訪中我們沒有做甚麼,只用耳朵聆聽,就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。

第四,我是同行者。這身份相當重要,可有效延長服侍的持續性。服侍對象要面對的問題天天發生,他們需要我們並肩同行,陪伴支持,與他們一同面對。透過服侍對象、探訪義工和同工的分享,發現「同在」的重要。一同經歷、設身處地的聆聽、當刻的陪伴,就能讓對方感受到得著接納、得著鼓勵、並非孤身作戰。服侍者要留意,當聽到服侍對象的生命故事時,或會感到無奈和難過,甚或不懂如何回應。事實上,同在的支持、理解他們的需要,對他們來說已很重要。

為期半個月的實習雖短,很多觀察都是走馬看花,但透過認識不同人的生命故事和同工的分享,收穫豐富。原以為可帶給別人祝福,卻倒成為受祝福的一位,有這機會在工福參與服侍,實在感恩!

 

撰文/ 陸國慶(牧職神學院學生)